前言河南炒股配资
在《水浒传》中,晁盖的死因一直是人们议论的话题,有人说是宋江假借别人的名头动的手,然后又亲自将对方灭口,可以说是梁山好汉中死的最冤的一个。
多少年来,这个话题一直都在争论不休,那么此人到底是谁,又在宋江和晁盖之间扮演了什么角色?
段景住献马,晁盖身死
段景住,他是涿州人,少时一生出来便是赤发黄须的样子,故人送外号“金毛犬”。
原本,他们家祖上开了两个马场,等到他上一辈的人去世后,马场就交到了他的手上,谁知道段景住是个好吃懒做的主,没几年便把家业败光了。
后来,因为仰慕宋江的大名,便想着去梁山投奔入伙,但是入伙的话,又不能空着手上山,自然得找一个投名状。
想来想去,段景住的心思就动到了宝马的身上,他知道金国王子有一个坐骑名闻天下---照夜玉狮子,这匹马从名字来看,就知道其不同凡响,不仅一身雪白没有一丝杂毛,还标榜了血统纯正,是妥妥的千里马。
在那个年代,战马、宝马都是非常重要的,相当于第二条命,而段景住就是伺机潜入了宝马所在的枪竿岭,盗走了它。
这匹马便成了他上山的献礼,但是等到他出发梁山,途经曾头市的时候,却遇到了曾家五虎,曾家的五兄弟各个有武义傍身,没多费功夫便抢走了宝马。
段景住只好先一步上山,将此事的原委告诉了宋江,恰好这个时候戴宗来报,说曾家五兄弟扬言要踏平梁山,还传出了一句歌谣:“扫荡梁山清水泊,剿除晁盖上东京......”
这话刚好被前来的晁盖听到,晁盖大怒,非要亲自上阵去铲除增曾家五虎,宋江赶忙拦他,但最终晁盖不顾宋江的苦谏,带人去攻打了曾头市。
晁盖带着人在曾头市,与敌人交战良久没有结束,突然间,有两个僧人前来,说是来投降的,想带着晁盖他们劫寨。
晁盖信以为真,在晚上的时候,带着人马进入了曾头市,不成想刚转圜了两个弯,撞出了一匹马,而后天上便出现了数不清的箭矢。
其中有一支箭正好命中了晁盖的脸,晁盖跌下马来,跟在他身边的将领纷纷上前,赶忙将箭拔了出来,再仔细看箭的时候,发现上边写着“史文恭”三个大字。
林冲赶紧叫人拿来金枪药敷在伤口上,谁料,这竟然是一支毒箭,晁盖现在中了毒,已经没有力气了。
后来,等到后半夜的时候,晁盖已经气息微弱,他看着宋江说:“贤弟保重,若哪个捉住射死我的,便叫他做梁山泊主。”
说完,晁盖便气绝身亡,等到安葬好晁盖之后,宋江就成了梁山最有能力的当家人,他被众人推举着坐上了梁山的第一把交椅。
话说到这,从表面看,晁盖是因为段景住的言语刺激,才出兵曾头市,可惜却被一支不知道从哪射来的毒箭射中,到最后气绝身亡。
宋江和晁盖相较
有人说,这是宋江设下的圈套,先是让段景住上山说宝马失窃,然后又提到那句歌谣,以此激怒晁盖去曾头市报仇。
毕竟,日日跟在晁盖身边的宋江是很了解他的,晁盖讲义气、为人豪爽,但是遇事容易急躁,更容易坏事,曾头市之行便是宋江算好的。
有如此推测的,清代的金圣叹便是第一个,他说杀晁盖的人就是宋江,那么宋江为何要如此做呢?
先来说一说晁盖,他在入梁山之前,只是一个村子的保正(村长),他生平最爱的除了舞刀弄枪,就是结交天下的好汉。
晁盖为人慷慨豪迈,又仗义疏财,绝对不是一般的草莽可以相比的,当初他为梁山寨主的时候,地位颇高,深受众人爱戴。
据记载,自从晁盖上梁山之后,山上一片繁荣景象,所有人都将他视作主心骨,因此,在宋江上山之前,晁盖还是众望所归的领袖。
但宋江来到梁山后,他并不认为山林是这么多兄弟的最后归宿,只有“招安”和“尽忠报国”才有路可走,可晁盖的心思,却只是带领兄弟们过上“大碗喝酒,大口吃肉”的生活。
其一,要是论江湖人脉,晁盖和宋江两个人都是豪爽的性子,都仗义疏财,不计较什么。
晁盖自从成为梁山寨主之后,坐镇梁山,没有再下过山路;可宋江不同,梁山上的人物大多都是他引进来的,还有一部分也是冲着宋江的名号上山投奔的。
这么一对比,宋江可不是要比晁盖的声望高,梁山上的兄弟大多也都服气,这也为宋江后来坐稳第一把交椅打下了基础。
其二,要是论处事手段,晁盖性情耿直豪爽,从不会轻易将人往坏处想,与任何人交流都是直来直去的,既没有害人之心,也少了防备之心。
当初,杨雄和石秀投奔梁山,晁盖听说与他们同行的人偷吃了祝家庄的报晓鸡,还被祝家庄的人围困捉拿。
晁盖大怒,直言梁山上的好汉都是以忠义为主的,就算下山后也不曾失了锐气,现在竟然有人借着梁山好汉的名头偷鸡,存心连累我等受辱。
于是,晁盖便下令要先斩了这两个人,还好宋江前来求情,晁盖听了好一番劝告,这才同意放人。
宋江救下了他们,他们自然对宋江感恩戴德,这也是宋江和晁盖之间为人处世的差别。
其三,要是论领兵征战,晁盖唯一一次领兵,也就是那次曾头市之行,不仅下山的时候不带军师,还在不知敌人底细的情况下,孤身冒进。
期间,又不听林冲等人的劝告,带兵冒失进攻,以至于最后落得一个中箭身亡的下场。
而宋江,在领兵攻打祝家庄的时候,第一次打因为不明底细,很快就损兵折将,但是他悉心听取手下人的意见,亲自去拜访了与祝家有嫌隙的李家庄庄主李应。
一番商谈之下,李应答应不会相助祝家庄,而后再次攻打的时候,又遇到了扈家庄的阻拦,宋江三擒扈三娘,逼得他们扈家庄不得不求和。
后来,宋江又采用军师吴用的计谋,安排人假意投奔祝家庄,演了一出里应外合,最后成功攻下了祝家庄。
从这个方面,可以清楚明白的看出来他们二人的高下之分。
要是说,宋江没有取代他的心思也是不太现实的,毕竟晁盖当寨主的时候,宋江人脉广泛,声望极高,隐约中有超过晁盖的势头。
这也是他们二人之间存在的隐患,或许,晁盖注定就是宋江成就大事的中间人物。
谁杀了晁盖和段景住?
当然了,人们猜测最多的便是晁盖的死因,有人说“宋江架空晁盖”,也有人说晁盖中毒箭身亡藏着阴谋,而背后的推手便是宋江。
当初晁盖出兵攻打曾头市的时候,宋江为他在金沙滩践行,但突然间,晁盖新制的军旗被风拦腰吹断。
这件事实在是过于蹊跷,按照常理来说军旗的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,况且他出征的时候正是“春风回暖”的时候,风力并没有那么强劲。
在军中,军旗一旦断了,就预示着会折损一员大将或者主将,是一种不好的征兆,但是晁盖并没有在乎这件事,仍旧带兵出征。
可这件事却在众将士心中存了一个疑影,毕竟折旗之兆实在是不详,有人说这里便是在为晁盖的死做铺垫,只要让众人都认定晁盖身死还有不详的原因,就可以洗清是人为的。
而且,最可疑的莫过于那把箭了,按照记载,史文恭并不是什么好箭手,为何能在茫茫黑夜中精准射中晁盖呢?
更有意思的是,着重提到了这只箭上边刻着“史文恭”的名字,这会不会也是故意安排,这一切不得而知。
或许,这背后还有人帮了他一把,怀疑宋江,也只是因为宋江是晁盖死后最大的获益人罢了。
更值得一提的是,宋江不仅是晁盖死后最大的获利者,有人传言,他还暗中解决了当初上梁山报信的段景住。
当时,宋江在一众呼声下即任为梁山寨主,即位后,他命段景住和杨林等人到北地买马,他们几个人很快便完成了任务。
但是谁也没想到,段景住几个人回程路过青州的时候,又被当地的一个叫郁保四的强盗全部劫掠一空,还献给了曾头市。
这一招可是彻底得罪了宋江和梁山好汉,原本就与曾头市有着深仇大恨,这下更是旧仇未报,又添新仇,宋江立刻带兵攻破了曾头市,不仅夺回了被抢劫的马匹,还为晁盖报了一箭之仇。
等到梁山好汉排名的时候,段景住在一众能人中,只能是最后一位,后来,他跟在宋江的身边南征北战,且每一场战斗的背后都少不了他。
比如说,在讨伐辽国的时候,段景住尤为熟悉北路,宋江就派他带领军队前进,途中,还听取段景住的建议,等待水军一起攻打潭洲,最终大获全胜。
还有一次,在讨伐田虎的时候,也是段景住扮作北军,跟随琼英诈取威胜城,看起来,段景住的征战历程也算是正常。
但是有一点,竟然没有人怀疑晁盖的死和段景住有关,当初难道不是因为段景住的一番话,才导致晁盖讨伐曾头市的吗?
精明如宋江,难道也没有看出这一点吗?有人说,这不过是宋江和段景住联合做的一场戏,事成之后,宋江又亲自处决了段景住。
那是在讨伐方腊的时候,段景住一个步军,竟然跟着水军作战,结果乘船在驶入钱塘江时被大风打破了船只,而他一个不识水性的步军,落水后没过多久就溺亡了。
因此,段景住的死,很难不让人想到是宋江“杀人灭口”,为此,还专门有人叹息,说段景住是死的最冤的梁山好汉。
这一切太过于巧合,先是段景住上梁山报信,和传回来的那首歌谣,再是晁盖之死,宋江稳坐梁山头把交椅,最后段景住死在水上。
结语
总之,如果真像众人猜测的那般,或许晁盖和段景住的死就都不是意外,而是宋江策划的一场阴谋行动。
最后,大家有什么观点吗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。
参考资料:“托塔天王”晁盖:命中注定的过渡性人物---菏泽学院学报
《水浒传》中晁盖之死因探析---文学研究河南炒股配资